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芯片”与“芯骗”——警惕半导体行业的“瑞幸”

时间:20-04-13 来源:今日头条

“芯片”与“芯骗”——警惕半导体行业的“瑞幸”

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官方公告,承认虚假交易22亿元。晴天霹雳一声响,拨开画皮露真相,瑞幸当天股价暴跌75%,行业哗然。咖啡与芯片本不相关,但咖啡上浮着的泡沫和产业最近的泡沫有几分相似。作为产业分析师,我更担心的是半导体行业里面是否会出现这种“互联网”式造芯,出现“瑞幸”式芯片公司。

“瑞幸”们的套路非常清晰,“烧钱补贴换增长,击鼓传花讲故事”:一堆有名头的投资者,甚至有江湖地位的投资人,快速砸钱,提升名气,亏本扩张,继续融资,击鼓传花,尽快上市,快速退出,最后暴雷。

本来这种“砸大钱、讲故事、速套现、快撤退”的模式并不适合半导体这种“深积累、慢发展、重技术、长周期”的产业,但芯片的风口、资本的力量正使得半导体产业有向互联网模式发展的趋势,或许芯片里面的“瑞幸”已离我们不远。

芯片的风口

自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发布、国家大基金成立以来,芯片就成了风口!做设计大力支持,建产线全力支持,设备材料尽力支持。只要是集成电路,那就是汇集国家战略、市场需求、资本青睐等“三千宠爱于一身”;“中兴”、“华为”事件更是推涛作浪,集成电路产业一时间红得发紫,热闹非凡。地方政府,无论有无实力;各路专家,无论懂否芯片;投资大鳄,无论熟悉产业,言必称芯片,聊必是大干!即便是疫情也阻挡不了各类半导体项目上马——今年1月、2月期间,国内仅披露投资金额的半导体类项目的总投资额就已超千亿规模。

产业的繁荣本是好事,但产业的繁荣已经变味,带来了业内浮躁气息的弥漫,带来了野蛮人的虎视眈眈。在一些人眼中,半导体只是他们用来讲故事、圈钱变现的工具,只是一个撬动现金回报的杠杆。芯片的风口还会持续多久呢?大风过后,又能给产业留下什么呢?

狂欢的资本

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基金在半导体圈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几年成立的半导体投资公司比之前多了几百家!资本狂欢下,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滋润,还有心态的变化:技术的积累让位于资本的积累,产品的积累让位于名气的积累。原来企业踏踏实实做事,现在天天融资、上市、宣传、开会。

现在有不少初创企业,刚结束A轮,就要启动B轮,圈钱圈股急速,分田分地真忙。成立不到一年,估值就要翻番;高管恨不得立马套现,员工恨不得明天上市。如果上市不了,好像就天塌地陷,企业无以为继。让人感叹人心不古,初心已变!

企业无心研发产品,资本更是要赚快钱。对产业规律缺乏尊重,对行业发展缺乏敬畏,企业能发展起来吗?当资本的列车呼啸驶过产业的站台,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到底是资本太快了还是产业太慢了。希望我们的疾呼让产业人都能听到:心态变了,但产业本质、发展规律没变!

奇怪的公司

近年来有一些奇怪的公司活跃在半导体领域里。它们有的成立时间很短,包装得却很好;有的在供应链上看不到身影,新闻里倒是常客;还有的业绩基本没有,市场估值却超高;更有甚者,永远在研发,到了交货的时候,又总是强调这代技术没有经济效益,立马跨入下一代的研发。“他的‘芯’在等待,永远在等待”,但是半导体市场不是大学学校,客户要的是产业化而不是科研成果,好的企业永远需要市场上强大的产品来说话。可以说,不以量产为目的的研发都是耍流氓。

不可否认,产业是需要新鲜血液的,因此也要区分看待。有些人并非真心做芯——芯片芯片,谨防有心之人以芯来行骗。我们由衷希望高科技领域里莫出现“瑞幸”,但目前看,AI领域已经有了,芯片领域也有趋势。在资本的狂欢下,任何事物都可以包装,什么都可以美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即便是“业绩”!我们要“芯片”,不要“芯骗”。

如何预防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因为产业的固有规律,预防“芯骗”其实很简单。细数往昔可以发现,此类公司或者团队需要特别关注、特别分析:第一是成立不久;第二是在供应链没有声音;第三是没有销售额和利润;第四是依靠傍大款寄生式增长;第五是缺乏产业当打之年的专业人才。且听细细分析:

有些公司成立一两年,就能产品众多,业绩光鲜,此类公司要么有妖,要么作鬼。全球前十名的半导体公司平均成立了33年,中国前十的公司平均超过10年——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资本可以快速增加,但产业的规律亘古不变:一个新公司、新团队,从产品定义,到研发、生产、上市,至少需要2年时间;

有些公司名声很大,业绩很好,但在供应端却鲜见其身影。这种情况要么是业绩作假,要么“副业是主业,主业是副业”,或者更可能是“代理公司”、“打标公司”——他们不生产芯片,只是芯片的搬运工。

有些公司,有着众多的产业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但实际上业内口碑却不好,此类往往要么有关联交易,或是依靠大款寄生式增长。毕竟那些神通广大的投资者里可能左手是股东,右手是客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有些公司,缺乏有产业经验、正值当打之年的专业团队。半导体是靠技术和产品说话的,有当打之年的专业人士有能力支撑起技术的积淀和产品的打磨,这才是一个企业走正路的标配。对于花架子、草台班子拼凑的团队,我们非常不理解此类公司存在的价值,圈钱可能是唯一目的吧。

如果有以上列举的五种“症状”,那半导体企业就已经“病入膏肓”了。半导体是战略性产业,国之重器,经不起折腾,更容不得重病。制定严格的监管、调查、制约、处罚手段,循“症状”、找“病源”、“对症下药”,方能确保产业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

结语

半导体是全球竞争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金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和产业密集的固有特点。所以也只有具有上述要素的企业才能真正承担起中国芯的重任,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更要认真对相关企业的专利来源、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关联交易、产业成果、填补空白等从严审核,对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设置较高标准等方式提高企业上市门槛,让前线冒着炮火前进的公司得到补给,让真正做事的企业享受到政策!

瑞幸的造假,给所有中概股的形象都蒙上了阴影,引发了中国企业的信誉危机。作为产业分析师,我很担心半导体行业里面是否会出现这种“互联网”式造芯,会出现“瑞幸”式芯片公司。那时候就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么简单,而是让整个产业或会都要为其买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内因重于外因,资本的助力或许会让你领先一时,但真正能支撑你跑得更远的,只能是实力与坚持。

一杯咖啡,它的本质是好喝,而不是优惠券;一颗芯片,它的本质是好用,而不是喊口号。我们要警惕“人造独角兽”、“泡沫独角兽”,要“芯片”,不要“芯骗”。

摘自—今日头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原油市场下一个黑天鹅:浑水做空瑞幸咖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