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医疗没有寒冬但面临分化,

时间:19-12-10 来源:经纬创投

医疗没有寒冬但面临分化,

我们想跟大家聊聊逆势融资攻略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人类对于更健康更长寿的追求一定是其中一个。行业低起点之下的巨大增长空间、庞大人口基数背后的老龄化趋势、政府医疗投入和扶持政策的不断深化,使得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具有“抗周期”的特质。

 

 

 

 

 

 

 

 

 

 

 

 

 

 

 

 

 

 

 

 

 

 

 

 

 

 

 

 

 

 

 

 

 

 

 

 

 

 

 

 

 

 

 

综合上述市场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经历了连续7年增长,2018年冲至高位之后,中国医疗行业虽然整体依然保持向好的趋势,但融资事件与总额可能在今年面临回调,挑战与变化正在出现:

● 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在医疗行业融资占比进一步增长,创新医疗器械开始转暖,传统医疗服务面临估值重构;

● 一级市场资金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聚,科创板出现后二级市场IPO市场持续活跃;

● 美元投资人继续保持活跃,人民币投资明显放缓。

自2014年开始,经纬每年保持5~8家新投医疗企业的增速,目前总数超过60家。从介质来划分,“经纬系医疗公司”分布在创新药、器械&诊疗、新医疗服务以及数字医疗四个领域。

我们观察到:

● 需求侧,医疗健康需求旺盛的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肿瘤、慢性病等疾病发病率和发病人数不断增长;政府财政负担的医保费用持续快速攀升要求从业者在创新的基础上降本提效等等——从宏观层面我们认为医疗行业不存在“寒冬”。

● 供给侧,医疗领域各个细分存在大量效率提升的创业机会,经过多年积累,医疗和新技术的交叉领域出现多家优质创业公司,新型的交易平台或新型服务公司的优秀团队已经完成模式验证和客户积累。

● 人才储备方面,过去30年全球生物技术行业飞速发展,为中国储备了丰富的生物医药科研人才;同时,在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和政策双重刺激之下,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归国,强大的“海归潮”又在进一步促进着中国研发技术的发展。

回顾2009至2019的十年医改路,有一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保质控费、合理用药,创新仍然是未来将延续的主题。随着市场环境、竞争趋势的变化以及需求的发展,我们预计在2020年会看到一些分化的迹象,也由此引发了挑战:

● 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新常态——2018年医保局成立之后思路越来越明晰,“腾笼换鸟”的新常态之下,控费更加精细。在外部环境和临床需求的双重考虑及结合上,公司如何构建价格体系?如何构建后续产品储备?

● 企业内功修炼——从医药器械类产品研发、获批到销售收入,公司面临从市场准入、学术推广、终端销售覆盖等全价值链的考验;又或是体外诊断领域丰富收入来源、与药厂医院等合作打通病人基因数据与诊疗数据等等——企业如何具备更为综合的能力?如何加强对一个研发型公司的管理,如何打造研发与销售并重的团队?

● 外部环境与资本市场变化——数据显示,医疗企业完成当前轮次之后的10~20个月是最佳融资时间段。在资金供给趋紧、投资者越加谨慎的大前提下,创业公司如何把握黄金时间?估值体系如何重新构建?

摘自—经纬创投

   
上一篇 下一篇
这是2019年底最重大的金融事件,撼动未来世界...10000亿房地产巨头,最近太难了